歡迎您光臨本站 註冊首頁

透視開源軟體的存活法則

←手機掃碼閱讀     火星人 @ 2014-03-12 , reply:0
  

據媒體報道,未來兩三年內,我國Linux人才的缺口將達到120萬,Linux人才目前在國內面臨著價高人少的尷尬。這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在美國同樣如此,經驗豐富的Linux管理人員的薪金待遇普遍比Unix和Windows同行   
高出20%~30%。當前,即使像微軟這樣的商業軟體巨頭,也不得不開放Office系統的文件格式,可以想象開源軟體的流行程度和發展態勢。然而,由於開源軟體業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贏利模式,又尋找不到投資者的更多支持,因而,也無法雇傭和吸引更多的高級人才服務於開源軟體,在這種惡性循環中,開源軟體苦苦掙扎著,也為像中國這樣的發展國家的軟體行業尋求突破帶來了極大困擾。

  開源軟體的意義

  在AMD追趕英特爾的漫漫長途中,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是這樣說的:“AMD的存在,不僅深受AMD客戶的擁護,也是英特爾用戶的福氣,因為它打壓了英特爾的高價壟斷。”同樣,開源軟體相對於商業軟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對那些具有壟斷性質的軟體來說,開源軟體更顯其深遠意義。

  君不見在IBM、Sun等公司推動OpenOffice系統成為業界標準的進逼下,頑固如微軟者也不得不把MS Office拿出來充公。顯然,隨著開源軟體的流行,商業軟體不僅被壓縮了發展空間,同時也促使軟體商們不斷地降低軟體價格,給消費者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利益。

  身兼開放源代碼應用基金會(OSAF)總裁和主席以及Mozilla基金會主席的Kapor先生就表示,這兩個基金會並不是要創建新的殺手程序,而是要利用開源軟體的模式削弱微軟在網路瀏覽器和電子郵件軟體領域的壟斷地位。

  事實上,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說那些軟體業欠發達國家來說,開源軟體還為他們製造了后發優勢,提供了追趕和超越發達國家軟體業的機會。畢竟,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軟體業的發展嚴重滯后,完全依靠國內的資金和人才要想趕超像美國這樣的軟體大國,幾乎是沒有機會的,充其量只能是一種理想。但是,如果能在基於開源軟體的基礎上加大投入的話,這種理想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業界也有人懷疑,開源軟體是否會扼殺國內軟體人士的努力。就像AMD前段時間向我們提供X86技術一樣,有人擔心會使國人失去研究龍芯的興緻。還有人認為,像MS Office這樣的軟體如果都開源的話,那麼微軟們就不可能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開發和升級,從而也會間接地阻礙軟體業的發展。這些言論有一定道理,但開源的意義就是為了挖掘新的產業模式,這種探索精神正是我們世代所鼓勵的。

  贏利模式是開源軟體發展的根本

  8月3日上午,以火狐(Firefox)瀏覽器聞名於世的Mozilla基金會,宣布成立一家子公司Mozilla Corporation,以便投入可創造收益的商業活動。作為一家著名的開源軟體組織,Mozilla的行為招致大量質疑。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就是因為認定開源軟體出現的初衷就是免費和開放源代碼,Mozilla的行為看起來無疑是違背了二大法條之一的免費。

但是,開源軟體的免費說至少就目前看來,可能是人們的一種誤解。讓我們簡單地掃描一下當前開源軟體的運營模式:第一種,軟體完全免費,後續服務收費。像當前的Red Hat Linux就是使用這樣的模式。但是,這種模式並不是每一家開源企業都能使用的,也只有像Red Hat這樣的行業領先者才有這樣的資本。第二種,軟體免費,沒有售後服務,在軟體市場成熟后,靠出售專利謀生。這種方式的代表是Foxmail。第三種,應用服務提供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軟體和服務都是免費,企業按時間交納使用費。最主要的運營模式也就是這幾種,其他種類的模式其實都是這幾種模式的演化和變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開源軟體本身的確是免費的,但開發者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通過後續服務或出售專利等方式獲利。從這個層面來說,天下的確沒有免費的誤餐。

  當然,不排除一些真正的免費的開源軟體,不過這隻能是一些小型的軟體。這些軟體不需要集中太多人的就能開發出來,後續也不需要太多人的來維護和升級。而對一些大型軟體諸如操作系統等,當前不可能成為免費的開源軟體。因此說,如果開源軟體找不到自己的贏利模式的話,就很難生存下去,更別提發展了。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秦勇就表示,“在中國國內Linux市場上,雖然現在起得很快,但是整個市場容量、整個市場還不夠大,還不足以養活號稱國內有9家企業的龐大的Linux家族。”這句話背後的潛台詞,很顯然企業還是要靠Linux贏利的。

  在筆者看來,開源軟體的意義就在意源代碼的開源,免費只能說是它的一種說法,並不代表實質性意義。因此說,開源軟體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肯定得尋找自己的贏利模式。然而,就目前來說,能通過開源軟體贏利的太少了,即使像Red Hat這樣的業界巨頭,2004年才實現2億美金的營業額,別的企業業績如何可想而知。

  事實上,當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開源軟體組織和企業都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就是因為這些組織和企業沒有找到可行的贏利模式,從而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持續發展下去。

  高級人才是開源軟體發展的瓶頸

  就像本文開篇時說的那樣,國內外開源軟體業都存在缺乏高級人才的問題。當前,開源軟體業的一致觀點就是:人才數量不缺,缺的是質量。實際上這句話更準確地表示應該是:人數不缺,缺的是人才。據業內人士分析,開源軟體目前能夠想到的贏利模式都是為企業服務的。但是,目前的開源企業總體上規模很小,由幾個人到幾十人公司都有,然而,大型企業對這樣的小企業,包括幾百人的軟體企業,都會持不信任的態度。Novell中國區市場與渠道總監羅威就表示,在兩年前,Novell之所以收購SUSE,一方面當然是業務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實也有擴大規模的動機。當前,Novell公司在全球已有數千人。Novell通過這種擴張,就是想把非常好的技術放到堅實的企業平台上,兩者結合,探索出新的,為企業級支撐提供好的方法的盈利的比較好的道路。

  然而,開源軟體雖然發展幾乎與商業軟體同步,甚至可以說更早,但其真正以產業的形式問世,不過幾十年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又受限於規模的制約,不可能培養大批的開源軟體人才,而缺乏開源軟體人才又進一步制約著開源軟體的發展,這就形成了開源軟體當前面臨的惡性循環。同時,由於開源軟體本身的免費,對於剛起步的企業來說,就存在資金的瓶頸,在沒有投資者注資的情況下,企業就很難持續提供高薪給企業員工,這實際上也是制約開源軟體發展的重要原因。畢竟,高級管理人才是從普通員工培養而來的,沒有大批的後備隊伍,高級管理人才從何而來啊?

  就目前來說,雖然開源軟體的高級管理人才工資很高,但這隻不過是極少數的人,對普通員工來說,工資其實並不高。所以說,從行業的角度分析,開源軟體缺的可能不是人才,而是資金。大丈夫何患無妻,開源軟體業有錢了又何患無人呢。

  筆者相信,找到贏利模式的一天,就是打破人才瓶頸的一天,就是開源軟體業獲得長足發展的一天。

來源:eNet矽谷動力



[火星人 ] 透視開源軟體的存活法則已經有272次圍觀

http://coctec.com/docs/discuss/show-post-7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