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及技巧:
Linux 常用命令匯總:
一. 通用命令:
1. 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列印控制字元(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 logout, login: 登錄shell的登錄和註銷命令
5. p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6. more, less, head tail: 顯示或部分顯示文件內容.
7. 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列印文件.
8. 更改文件許可權: chmod u x…
9. 刪除非空目錄:rm -fr dir
10.拷貝目錄: cp -R dir
11. fg jobid :可以將一個後台進程放到前台.
Ctrl-z 可以將前台進程掛起(suspend), 然後可以用bg jobid 讓其到後台運行.
job & 可以直接讓job直接在後台運行.
12. kill 的作用: 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 eg: kill -9 發送的是SIG_KILL信號… 具體發送什麼信號? ?可以通過 man kill 查看.
13. ps 的用法, 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 comm (其中session顯示的sessionid, tpgid顯示前台進程組id, comm顯示命令名稱.)
二 .ubuntu常用命令:
1. dpkg: package manager for Debian
* 安裝: dpkg -i package
* 卸載: dpkg -r package
* 卸載並刪除配置文件: dpkg -P |--purge package
* 如果安裝一個包時.說依賴某些庫. 可以先 apt-get install somelib…
* 查看軟體包安裝內容 :dpkg -L package
* 查看文件由哪個軟體包提供: dpkg -S filename
* 另外 dpkg還有 dselect和aptitude 兩個frontend.
2. apt
* 安裝: apt-get install packs
* apt-get update : 更新源
* apt-get upgrade: 升級系統.
* apt-get dist-upgrade: 智能升級.安裝新軟體包,刪除廢棄的軟體包
* apt-get -f install : -f == --fix broken 修復依賴
* apt-get autoremove: 自動刪除無用的軟體
* apt-get remove packages :刪除軟體
* apt-get remove package --purge 刪除包並清除配置文件
* 清除所以刪除包的殘餘配置文件: dpkg -l |grep ^rc|awk '{print $2}' |tr ["/n"] [" "]|sudo xargs dpkg -P
* 安裝軟體時候包的臨時存放目錄 : /var/cache/apt/archives
* 清除該目錄: apt-get clean
* 清除該目錄的舊版本的軟體緩存: apt-get autoclean
* 查詢軟體some的依賴包: apt-cache depends some
* 查詢軟體some被哪些包依賴: apt-get rdepends some
* 搜索軟體: apt-cache search name|regexp
* 查看軟體包的作用:apt-cache show package
* 查看一個軟體的編譯依賴庫: apt-cache showsrc packagename|grep Build-Depends
* 下載軟體的源代碼 : apt-get source packagename (註: sources.list 中應該有 deb-src 源)
* 安裝軟體包源碼的同時, 安裝其編譯環境 :apt-get build-dep packagename (有deb-src源)
* 如何將本地光碟加入安裝源列表: apt-cdrom add
3. 系統命令:
* 查看內核版本: uname -a
* 查看ubuntu 版本: cat /etc/issue
* 查看網卡狀態 : ethtool eth0
* 查看內存,cpu的信息: cat /proc/meminfo ; cat /proc/cpuinfo
(/proc下面的有很多系統信息)
* 列印文件系統空間使用情況: df -h
* 查看硬碟分區情況: fdisk -l
* 產看文件大小: du -h filename;
* 查看目錄大小: du -hs dirname ; du -h dirname是查看目錄下所有文件的大小
* 查看內存的使用: free -m|-g|-k
* 查看進程: ps -e 或ps -aux -->顯示用戶
* 殺掉進程: kill pid
* 強制殺掉: killall -9 processname
4. 網路相關:? ?
* 配置 ADSL:? ?sudo pppoeconf
* ADSL手工撥號: sudo pon dsl-provider
* 激活 ADSL :? ?sudo /etc/ppp/pppoe_on_boot
* 斷開 ADSL:? ?sudo poff
* 根據IP查網卡地址: arping IP地址
* 產看本地網路信息(包括ip等): ifconfig | ifconfig eth0
* 查看路由信息: netstat -r
* 關閉網卡: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 啟用網卡: sudo ifconfig eth0 up
* 添加一個服務: sudo update-rc.d 服務名 defaults 99
* 刪除一個服務: sudo update-rc.d 服務名 remove
* 臨時重啟一個服務: /etc/init.d/服務名 restart
* 臨時關閉一個服務: /etc/init.d/服務名 stop
* 臨時啟動一個服務: /etc/init.d/服務名 start
* 控制台下顯示中文: sudo apt-get install zhcon
* 查找某個文件: whereis filename 或 find 目錄 -name 文件名
*通過ssh傳輸文件
scp -rp /path/filename username@remoteIP:/path #將本地文件拷貝到伺服器上
scp -rp username@remoteIP:/path/filename /path #將遠程文件從伺服器下載到本地
5. 壓縮:
*解壓縮 a.tar.gz:? ?tar zxvf a.tar.gz
*解壓縮 a.tar.bz2: tar jxvf a.tar.bz2
*壓縮aaa bbb目錄為xxx.tar.gz: tar zcvf xxx.tar.gz aaa bbb
*壓縮aaa bbb目錄為xxx.tar.bz2:? ?tar jcvf xxx.tar.bz2 aaa bbb
6. Nautilus:
特殊 URI 地址
* computer:/// - 全部掛載的設備和網路
* network:/// - 瀏覽可用的網路
* burn:/// - 一個刻錄 CDs/DVDs 的數據虛擬目錄
* smb:/// - 可用的 Windows/samba 網路資源
* x-nautilus-desktop:/// - 桌面項目和圖標
* file:/// - 本地文件
* trash:/// - 本地回收站目錄
* ftp:// - FTP 文件夾
* ssh:// - SSH 文件夾
* fonts:/// - 字體文件夾,可將字體文件拖到此處以完成安裝
* themes:/// - 系統主題文件夾
* 顯示隱藏文件: Ctrl h
* 顯示地址欄: Ctrl l
* 查看已安裝字體: 在nautilus的地址欄里輸入"fonts:///",就可以查看本機所有的fonts
7.補充部分:
* 查看本地所有的tpc,udp監聽埠: netstat -tupln (t=tcp, u=udp, p=program, l=listen, n=numric)
* 通過man搜說相關命令: man
[火星人 ] linux常用命令及技巧已經有1034次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