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本站 註冊首頁

步入而立之年——巨人微軟的煩惱

←手機掃碼閱讀     火星人 @ 2014-03-12 , reply:0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胡小兵)今年9月,當微軟公司總部17000多名員工在西雅圖SAFECO棒球體育場為當今世界頭號個人電腦軟體巨頭微軟慶祝成立30周年的時候,親手締造這家公司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當眾宣告:“微軟已從一個小的程序編輯公司發展成為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的世界頂尖級的軟體巨人”

    然而,即使微軟在光芒四射的今天,它也有揮之不去的煩惱。

    微軟三十而立寫輝煌。微軟是新經濟時代造就的一個神話。1975年2月1日,蓋茨和他的夥伴保羅·艾倫售出了他們研製的第一版用於小型電腦的BASIC操作系統軟體。轉年11月26日,微軟註冊了自己的商標。1977年底,微軟銷售額越過了100萬美元關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隔一兩年,微軟在技術上就有一次成功的突破。1995年8月24日,當視窗95操作系統面市的時候,全球數萬人通宵達旦地排隊在電腦商店門外等候購買,這種盛況直到10年後的今天,人們仍津津樂道,但在微軟的歷史上不曾再現過。

    微軟是依靠技術創新成就了它的輝煌,但隨著歲月的悄然流逝,步入而立之年的微軟開始有了自己的煩惱。

    煩惱之一:經營業績面臨下滑。30歲的微軟處在一個轉折點上,因為微軟至今雄居霸主地位所仰仗的核心業務,仍然是辦公軟體和操作系統。據統計,2003年在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軟體方面,視窗操作系統所佔全球市場份額為94.4%,在伺服器方面佔61.6%。然而,這兩個市場已基本飽和。微軟董事長蓋茨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幾年前就著手開闢新的業務增長點,包括娛樂、遊戲機、網際網路、企業軟體等,但直到今天沒有多大斬獲。因此,微軟的經營業績增幅在減慢,在剛結束的2005年財務年度里,儘管銷售額達到398億美元,盈利120億美元,但實際上銷售額僅增長8%,這在微軟歷史上是首次增幅低於兩位數。

    煩惱之二:體制弊端導致人才流失。微軟上下現在談論最多的不是生產創新,而是人才流失。美籍華裔電腦專家李開復在微軟服務七年之後,不惜與公司對薄公堂,毅然出走,去了微軟的競爭對手GOOGLE公司,擔任GOOGLE中國區總裁。按李開復的話說,GOOGLE有更讓他留戀、自豪的創業環境和企業文化:團隊精神,平等風尚,充滿活力,尊重人的價值,以及無官僚習氣等等。

    實際上,在李開復離開微軟之前,視窗NT開發團隊成員魯科夫斯基及其100多名微軟的同事已先期投奔到年輕而靈活的GOOGLE公司麾下。對此,美國國際數據公司研究主管吉倫說:“儘管眼下GOOGLE不可能與微軟發生明顯的衝突,但未來就難說了。”    

    煩惱之三:技術和機制創新滯后。GOOGLE、雅虎、微軟是目前全球網路搜索服務市場最強的三巨頭。在微軟公司,越來越多的員工抱怨:“從14小時馬拉松式的戰略企劃會議到與其他部門無聊的協商一致,公司辦事正在變得繁瑣、落伍和無效率。”微軟首席執行官鮑爾默毫不掩飾自己對公司研發步伐遲緩的惱火。即將發行的微軟視窗遠景(VISTA)離上一版視窗操作系統發行相距5年時間。鮑爾默日前對此作出評論:“就重大創新而言,相隔時間過長了。”

    GOOGLE是在微軟開發視窗遠景和視窗XP時的縫隙中橫空出世的。GOOGLE憑藉自己開發的軟體,幫助視窗用戶尋找網上的文件,結果迅速崛起。現在,GOOGLE在美國網路搜尋市場的佔有率達55%,全球市場佔有率逾五成,最近一年來又陸續添加各種新服務,令微軟擔心GOOGLE可能企圖運用搜尋優勢當跳板,躍為消費者首選的網路窗口,提供從電話服務到應用軟體等“一站式”的服務。如此一來,即使強大如微軟者,也恐被邊緣化。就連比爾·蓋茨也坦承GOOGLE的確是一大威脅。他5月份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如果只是搜尋,就不必太在意。我們在意,只因為他們已變成一家軟體公司。”

    2004年末,一個名為“火狐狸”的瀏覽器也抓住了時機,與GOOGLE搜索引擎捆綁在一起並很快佔據了網路瀏覽器6%的份額,同時微軟的IE瀏覽器所佔份額已從原先的95%以上跌落到90%以下。此外,微軟還遭遇到LINUX、UNIX等軟體新銳的挑戰。

    孫子曰:“夫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現代社會,企業間的競爭如同兵家之爭一樣無情和慘烈。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只有不斷的技術創新、機制創新、體制創新,企業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強大生命力。事實上,IBM在上世紀80年代末也曾陷入了一場深重的危機之中,那時,也正好是IBM進入商用計算機領域30年的時候。微軟首席執行官鮑爾默不久前已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宣布將公司部門由7個精簡到3個。人們希望,微軟能謹記IBM的教訓,再續輝煌。(完)



[火星人 ] 步入而立之年——巨人微軟的煩惱已經有234次圍觀

http://coctec.com/docs/discuss/show-post-74806.html